第1646章 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(1 / 2)

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804 字 3个月前

孙策、张纮一起陪杨彪吃了一顿饭。袁权亲自下厨,饭菜不算丰盛,但做得很精致。孙策吃得很满意,好几个月没吃袁权做的菜,他着实有些想了。比起袁权的手艺,尹姁、麋兰终究略逊一筹,差那么点味道。

张纮、郭嘉也吃得很满意,连声对袁权表示感谢。

杨彪吃得不多。他心事重重,情绪低落,勉强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。孙策看在眼里,也没说什么。吃完饭,他示意张纮、郭嘉先走,他要和杨彪单独聊几句。张纮、郭嘉会意,起身告辞。袁夫人也起身离席,袁权奉上两杯茶后,也退到了后室,与袁夫人对面而坐,凝神细听。

孙策端起茶杯,向杨彪拱手致意。“杨公,我有几句话想说,若有冒昧之处,还请杨公见谅。”

杨彪看着孙策,默默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,点点头。内室的袁夫人和袁权互相看了一眼,不约而同的屏住了呼吸。孙策称杨彪为杨公,而不是之前一直所称的姑父,表示他现在要谈的是公事而不是私事。这正是杨彪苦苦等待的机会,但孙策会说些什么,谁也不知道。

“杨公,你是希望我放弃兵权吗?”

杨彪端着茶杯,思索片刻。“我并不是希望你立刻放弃兵权,毕竟天下未定。将来天下太平了,再谈此事不迟。”

“好,就依杨公,这件事等天下太平再议。那么,你是希望我缴纳五州的赋税吗?”

“难道不应该吗?”杨彪反问道。

“杨公,我从来没有说过不应该缴纳赋税。”孙策莞尔一笑:“我只是不清楚长安的朝廷究竟是谁的朝廷。郭异、贺纯等人送到长安两年多,袁绍也死了快半年了,朝廷如何判定,到现在也没有结论,你说我这赋税交过去,是交给了天子,还是交给了袁谭和他的党羽?”

“朝廷宣布袁绍及其党羽的罪状,将军就缴纳五州的赋税,听候朝廷的调遣吗?”

“原则上来说,是这样的。当然,这只是前提条件,并不是所有的条件。我可以缴纳,但缴纳多少,怎么缴纳,还需要再议。”孙策呷了一口茶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杨公有所不知,虽然荆州、豫州恢复得不错,扬州发展得也算顺利,但青州、徐州损失严重,需要大量的财力、物力支援,真要算下来,我能缴纳多少赋锐真说不准,说不定还要朝廷再拨点款给我。”

“将军这么说,是搪塞我吗?”

“杨公,最多两个月,各州上计结果就会出来,你做过司徒,这些上计结果瞒不过你,我是不是搪塞你,你一看便知。就算杨公不肯看,只要朝廷公布袁绍的罪状,我也会将这些上计结果送到长安。是非曲直,自有公论。”

“当真?”

“千真万确。”

“如果有赢余,你会向朝廷缴纳赋税?”

“当然。”

杨彪脸色稍缓,放下茶杯,向孙策欠身施礼。“刚才言语唐突,还请将军海涵。”

“不敢。”孙策欠身还礼。

内室的袁夫人听得分明,狐疑地看着袁权,袁权也有些茫然,不知道孙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。不过她也明白,就算孙策说到做到,朝廷要想拿到这五州的赋税也不容易,首先要朝廷宣布袁绍是叛逆这件事就真难万难。孙策这么说,更像是给杨彪一个面子,好让他向朝廷交差。

“杨公,我还有一个问题。”

“将军请说。”

“你对现在的朝政满意吗?”

杨彪露出疑惑之色。“将军究竟想说什么?”

“大汉四百年,制度多变,仅以杨公担任过的司徒而言,本由汉初的丞相演变而来,由丞相而大司徒,由大司徒而司徒,至于职权变化,杨公想必比我更清楚,你对现在这个结果满意吗?”

杨彪眉心微蹙,沉吟不语。大汉四百年,君权越来越强,相权越来越弱,这是有识之士都忧心忡忡的事,但他们无力改变。他对这个结果当然不满意,但他不能对孙策表达内心的看法,只能沉默以对。

“杨公,我觉得这是一条不归路。”孙策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天子毕竟不是圣人,不可能以一人治天下,不用士大夫而用外戚,甚至用阉竖,这简直是荒唐,国事焉能不坏?我想逆转这种趋势,复汉初制度,你觉得可能吗?”

杨彪抬起头,诧异地打量着孙策,沉吟半晌才道:“将军是想上书朝廷,恢复汉初的三公制度?”

“是的,不仅如此,我还想做很多事。”孙策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浅笑。“若杨公不要笑我年少无知,我很想和杨公一一请教。说句实在话,我身边人才不少,但是像杨公这样兼具学识和施政经验的大臣还真是一个都没有。黄子琰庶几近乎,但为人过于偏激,又是袁绍旧党,我不是很放心他。”

千穿万穿,马屁不穿,即使是杨彪,听了孙策这句话也有些陶然。这也是实情,孙策身边人才不少,但大多欠缺施政经验,即使是张纮、虞翻这两个长史之前都没有仕宦经验,更别说是司徒这样的高官了。孙策这次来请他帮忙协调吴会世家筹资造船的事便是证明。不过杨彪没敢多问,仅孙策刚说的恢复汉初三公制度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再说下去,不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样的建议来。

“将军年少有为,纵有不足,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。若你能佐天子平定天下,上承天子诏命,下应民心,何事不可成?”